sa36沙龙国际

年的琐忆:衣食所安,红红火火

发布日期:2021-03-03 浏览次数:3378

 年的琐忆过了腊八就是年。

 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儿时,在期盼中,在母亲的操劳督促中,在一家人的忙忙碌碌中,在户外阵阵爆竹声中,在浓浓的年味中,春节一步步地向我们走近了。

 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春节依然是辛劳了一年的阜阳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临近年关,阜城各机关单位的大门口,大人们用柏树枝、各色纸花扎制着“欢度新春"的拱形彩门,家家户户忙着擦洗门窗,打扫卫生,去粮站商店排队购买凭票供应的米、面、油、布和豆腐、肉、花生等副食品,贴春联,挂灯笼,置办年货。


 那时阜阳人不管平时家境怎么样,过年前家家都是家庭作坊,要蒸馍、油炸馓子、丸子、麻叶,做米花糖、花生芝麻糖、炸鱼、蒸米粉肉、包饺子等。大人们在忙碌,小孩子跟在后面跑前跑后,可以把平时吃不到的美食吃个够。

 炸馓子是老一辈阜阳人过年时必做的重头戏。制作时先将焙干的大茴香碾压成末,在大盆里同面粉、鸡蛋、适量的盐搅拌均匀和成面团盖布醒着,另置一大盆贮清油,在面板上先将醒好的面团切成长条,揉搓成长细不断的面条,再将面条一圈圈盘浸在油盆中直至满满一大盆。用地锅劈柴旺火烧开一大锅油,此时一人从油盆中将浸好的适量面条缠绕在左手,两手将面圈拉伸至一尺左右,放置另一人两手所持的两根蔑竹上,入沸腾的油锅中炸制,待面条由软稍硬,即将两根蔑竹合拢,使正在炸制的面条圈呈U字形,待面条由白转为淡黄至金黄色,丝丝油亮、酥脆味香的馓子经控油即可出锅了。

 这几天,母亲的禁忌也很多,不准多说话,不准说多讲少,否则会受到呵责。资深吃货苏东坡诗作“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成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应当是他在当时“人醇事简,地沃泉甘”的知颍任上所作,阜阳馓子的历史渊源已久,它油香扑鼻,酥脆可口,过年时可以走亲戚、待客、日常食用、做年菜等。那几天,阜城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蒸馍,炸馓子,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油香,小城就氤氲在油香和蒸气里,久久不散,成为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年味。最难忘的是在我童年时的一年,母亲年前重病住院,父亲在医院陪护,家里留下我和姐姐哥哥三个孩子。幼年的我和哥哥带着粮本冒着寒风去粮站排队购买供应的米面油和带壳花生,再由姐姐骑自行车送回家中。快过年了,嗅着别人家炸馓子飘来的扑鼻油香,我们只能够咽下一口口水。挨年根时,院里的阿姨送来了馓子,姨夫送来了枕头馍。姥姥让二舅来我们家过年,二舅在年三十带着我们剁肉馅和面包饺子,哥哥很有创意地把面皮擀得大大的,肉馅搁得足足的。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躺着,用二舅的话来说,哥哥是大馅饺子吃多了,撑得躺倒了!民以食为安。千百年来,衣食所安,红红火火,团团圆圆,承载着农耕社会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昐。


 这些年来,姥姥、父亲和二舅已经先后离世,我们的生活也逐渐好起来,那些往昔过年时才能吃到的东西,网上线下随时都能买到,阜城再也没有过年时家家户户蒸馒头、炸馓子的忙碌景象,也失去了幼年时对于过年的期盼和兴致。再回忆过去,记忆深处的那段时光,年味还在,只是现在换了模样,变了方式。



供稿:张华业

编辑:郭利娟

(图片来源于网络